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职教集团
 首页 | 集团介绍 | 集团资讯 | 集团办学 | 集团合作 | 示范建设 | 政策法规 | 知识集锦 | 集团链接 
现在是:
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法规>>职业教育政策法规>>正文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
2015-03-12 10:55   审核人:

 

                                         

 

... 3  

 

1.学生成长... 4  

 

1.1 招生生源... 4 

 

1.2 在校体验... 4 

 

1.3 就业质量... 5 

 

1.4 职业发展... 6 

 

1.5 自主创业... 7 

 

2.学院改革发展... 8  

 

2.1 事业规模... 8 

 

2.2 办学资源... 11 

 

2.3 校企合作... 12 

 

2.4 信息化建设... 14 

 

2.5 国际化办学... 16 

 

2.6 院校治理... 17 

 

3.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 18  

 

3.1专项实施与绩效... 18 

 

3.2招生制度改革与成效... 22 

 

3.3支持政策与分析... 22 

 

3.4质量监测与保障... 22 

 

3.5生均经费... 24 

 

4.产业服务与区域贡献... 24  

 

4.1服务产业... 24 

 

4.2服务地方... 26 

 

4.3技术服务... 27 

 

4.4社区服务... 28 

 

4.5职业培训... 29 

 

5.问题与挑战... 30  

 

5.1学生就业的针对性挑战学生全面发展... 30 

 

5.2社区服务的开放性挑战学校管理能力... 31 

 

5.3产业发展的期盼挑战学校技术服务能力... 31 

 

 

 

 

 

 

 

2014年,湖南有高职高专院校70,专业428个、专业点1731,全日制在校生435243人。一年来,按照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对接湖南四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九大千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继续加大高职教育资金投入和调控力度,广大高职院校切实推进专门化、特色化建设,高职学生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中成才出彩,全省高职教育适应经济新常态,办学规模稳中有升,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专业内涵不断夯实,学生就业创业形势继续向好,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增强,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1.学生成长

 

1.1招生生源

 

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及新生质量进一步提升,反映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持续提高。

 

1)招生规模稳中有增。2014年,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录取新生186205人,实际到校注册新生158658人,报到率为85.2%。在高职高专院校由72所减少到70所的情况下,2014年实际注册新生数比2013年的151734人增加6924人。

 

2)优质生源向优质教育资源集结。在招生计划大致持平的情况下,2014年,全省42所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招录新生116459人,比上年度的108180人增加8279人,增长了7.7%35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招录新生13861人,比上年度的12686人增加1175人,增长了9.3%72个省级特色专业招录新生21286人,比上年度的18748人增加2538人,增长了13.54%且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其他普通院校和普通专业,说明优质生源更多地向优质教育资源聚集。

 

3)新生来源更趋多元化。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共录取外省生源20559人,比上年度增加2848人,外省生源占比由上年度的12.9%增长到15.3%,递增了2.4个百分点。中职对口升学录取的新生15134人,比上年度的14805人增加了329人,同比增长了2.2%生源的广泛性和招生方式的多样性进一步优化了高职生源结构。

 

1.2在校体验

 

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教学活动、生活服务、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毕业生对母校各项工作的满意度继续提升。

 

1)核心值价观提升。高职院校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抽样调查表明,相对于2013届学生,2014届毕业生在绝大部分价值观单项上都有提升,仅在“关注社会”这一项上持平,其中增长较大的为“遵纪守法”和“乐于助人、参与公益”。有96%2014届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价值观得到了提升,总体呈现比较稳定的状态。

 

2)职业能力提升。在校学生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提升非常明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成效逐步显现。2014年度全省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平均合格率达79.82 %,比上年度提高了6.38个百分点;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0.1 %;在核心知识掌握方面,据麦可思调查我省10所院校的统计结果,2014届毕业生的总体知识满足度为77.3%,比2013届的74%提高了3.3个百分点。

 

3)核心课程有效性。据麦可思调查我省10所院校的统计结果,2014届高职院校学生认为核心课程的重要度为75%,满足度为65%,分别比上届学生高出4.52.1个百分点。

 

4)社团活动参与度。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校均开设分党校1.98个,比2013年增加0.08个,参加党校培训的校均培训人数808.70人,比2013年的872.33人略有下降。全省高职院校注册学生社团总数为1598 个,会员113584人。有志愿者组织(义工/社工协会)476 个,会员数量84043人。90%的在校学生参加过社团或志愿者活动,其中以公益类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最高。85%的毕业生表示学校教育帮助自己在“人生的乐观态度”、“团队合作”、“积极努力、追求上进”方面得到较大提升。

 

 

案例1:在社团活动中成就精彩求学生涯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推进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在校学生对社团活动满意度不断提高,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升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载体,并多次在各类重要比赛中取得佳绩,如20144月,该校的跆拳道协会参加长沙市首届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获得了五金一银三铜的好成绩;20149月,该校的“非末日乐队”在湖南原创音乐秀中脱颖而出,登上了橘洲国际音乐节舞台。目前,学院学社联共有社团14个,下辖21个协会,学生参与社团的比例达1/3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组建了有“幼师文艺尖兵”之称的安徒生童话剧团。该剧团成员全部由学校学前教育系精选而出的准幼师组成,目前共有社员300多名,其中藏族学员35名。近两年来,剧团先后创作排练舞剧《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儿童剧《人鱼传说》、儿童剧《希腊神话故事》、大型励志儿童剧《丑小鸭与靴猫侠》,完成大型童话剧巡演6场,周末小型演出100多场,服务郴州及岳阳儿童6000多人次,300多名剧团成员得到了全方位锻炼,涌现出大批文艺骨干和志愿者典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5)对母校工作的满意度。全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母校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据麦可思调查我省10所院校的统计结果,2014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为93%,对生活服务的满意度为88%,对学生工作的满意度为91%,较上届毕业生的满意率分别增长3.12.23.4个百分点。

 

 

1.3就业质量

 

反映就业质量关键指标的“计分卡”数据显示,2014届湖南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良好,就业率虽比去年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91%以上的高位,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持续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计分卡核心指标。“计分卡”核心指标大多稳中有升,个别指标与上届基本持平。2014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3017.17元,比2013届的2828.57元提高了6.7%;就业率为91.14%,比2013届的92.21%略有下降,反映了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高职教育就业市场的影响;毕业生对母校的综合满意度为92.93%,比去年略有增长;雇主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由去年的93.17%上升到94.27%,提高了1.1个百分点。

 

 

12013-2014届高职院校毕业生积分卡指标参数

 

2013

2014

1.就业率(%

92.21

91.14

2.月收入(元)

2828.57

3017.17

3.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77.23

77.47

4.母校满意度(%

92.29

92.93

5.自主创业比例(%

3.36

3.48

6.雇主满意度(%

93.17

94.27

 

2)就业结构。伴随产业结构调整,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分布和区域分布更加合理。从就业的区域看,2014届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为46.68%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从就业的企业看,2014届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的比例为54.16%,比2013届毕业生增长了0.42个百分点;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的比例为21.69%,增长了2.34个百分点,反映出高职教育服务基层、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正在增强。

 

 

22013-2014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

 

指标

2013

2014

1.留在当地就业比例(%

46.73

46.68

2.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比例(%

53.74

54.16

3.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

19.35

21.69

 

 

1.4 职业发展

 

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全省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三年后收入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水平,近四成毕业生实现了职务晋升,呈现出较强劲的职业发展能力。

 

1)毕业三年后月收入较快增长。2011届毕业生三年后平均月收入达到3430.40元,比毕业当年增加1066.12元,增幅为45.1%,显示出较好的发展潜力。

 

 

32011届高职院校毕业生2013-2014年度收入增长

 

指标

2013

2014

1.2011届毕业生月平均收入额(元)

2887.50

3430.40

2.2011届毕业生月收入比工作起薪平均增加额(元)

551.25

1066.12

 

 

2)近40%的学生毕业三年内得到职务晋升。2011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8.70%的毕业生实现了职务提升,其中晋升2次的比例为28.38 %,从生产岗位晋升到管理岗位的比例为31.25%

 

 

42011届高职院校毕业生职务晋升

 

指标

2013

2014

1.2011届毕业生近三年发生过职位晋升的比例(%

37.12

38.70

2.其中晋升1次的比例(%

32.10

36.58

3.其中晋升2次的比例(%

16.00

28.38

4.从生产岗位晋升到管理岗位的比例(%

18.27

31.25

 

1.5自主创业

 

我省高职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通过开发创业教材、培训创业导师、推进创业教育进课堂、开展全省创业规划大赛等系列措施,使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大增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全省高职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比例持续走高,反映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取得成效。

 

1)毕业半年后的创业比例。我省高职毕业生注重抓住发展机遇开展自主创业,2014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学生比例为4.48%,比2013届的3.36%增长了1.12个百分点。且在自主创业学生中属于机会型创业的比例为85%左右,生存型创业的比例只占10%左右,反映出学生创业的主要动因不是因为就业困难,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2)毕业三年后的创业比例。高职学生毕业三年后,进入创业群体的比例大幅增加。调查结果显示,2011届高职生毕业三年后的创业比例为6.35%,比毕业半年的创业比例提高了3.23个百分点,是原来的2.03倍。显示了毕业生工作经验与创业的正相关性。

 

 

案例2:以全省创业规划大赛搭建高职学生创业实践舞台

 

2010年以来,湖南省教育厅和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每年都联合举办“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参赛者均为全省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各校自行组成35人的创业团队,选择创业项目,并向大赛组委会提交申报评审书、相关附件和实物产品;比赛采用材料评审和现场答辩的形式进行,主要考验参赛作品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创业团队的创新意识、创业理念、协作精神等;比赛获奖团队将获得一定的创业资金扶持,园区及风投企业选择性给予获奖作品创业资助,包括优先优惠入驻各地创业园区,获得创业基金等。大赛开展5年来,全省共有近70所高职院校的4万多在校学生参与了比赛,累计有47个项目获得国家专利,35多个项目成果入驻省内各大创业园区,500多个项目进入各职业院校创业孵化基地,争取各种创业孵化基金400余万元,创造就业岗位上万个,有效促进了各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大赛已成为展示湖南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成绩和推介创业项目、创业规划的重要平台。

 

 

案例3:创新创业教育带动大学生成才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模拟创业大赛”、“大学生GYB创业培训班”和就业创业研讨会;开展“株洲市青年创业大讲堂”,邀请成功企业家与青年人面对面交流;举办就业知识抢答赛等活动,丰富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帮助学生转变了就业观念,营造了良好的就业和创业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多次在省市组织的各类创业大赛获奖。

 

 

2学院改革发展

 

2.1 事业规模

 

1)院校发展趋向专门化、特色化。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每所高职院校对接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办好2-3个重点建设专业大类。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共计133个,共招生92611人,占当年全省高职招生总人数的68.33%,达三分之二强(见图1),说明学生求学去专业化学校的选择意图十分明显。2014年,省教育厅还启动了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引导各高职院校以重点专业为核心打造特色专业群,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向专门化、特色化发展,首批立项的1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在校生人数占所在院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平均达21.89%,最高的达到67.48%,说明在高职校内优质生源更多地向优质专业集中。

 

 

1湖南省重点专业建设情况统计

 

2)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基本形成。2014年我省校均开设专业22.56个,专业生均237.03人,其中新增专业点182个(增加专业点所属专业大类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交通运输、制造大类、电子信息),撤销专业点98个(见图2)。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747.040.3[1],面向三次产业的专业在校生比例为分别为4.7850.4844.74,与我省三大产业结构较为接近,说明总体上我省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从专业分布来看,我省高职院校专业点数设置超过100个的专业大类有6个,依次是制造、财经、电子信息、土建、艺术设计传媒、文化教育(见图3),与我省九大千亿产业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本匹配。如:装备制造产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从2007年开始每年以千亿级增长,即将迈入万亿级水平, 2014年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招生人数为23355人,较2013年的20561人增加13.6%,基本上与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相适应。近几年,我省轨道交通运输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高职院校铁道运输类专业招生人数为7908人,较2013年的7383人增加了7.1%

 

 

2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示意图

 

 

3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大类分布情况示意图

 

案例4:对接产业调整专业打造特色高职院校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地方健康产业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主动融入健康产业及沿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结合学院办学基础,按照“错位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淘汰与产业对接不紧密、就业率低、规模效益差的专业,改造转型部分传统专业。2014-2020年,计划逐步停办9个专业,新增3个专业,改造9个专业,构建健康照护、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健康产品等6个专业群,2014年,健康照护专业群立项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对接产业办专业”,结合航空产业人才需求趋势,围绕航空产业链,采取“撤销、新增、转向”等措施,大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计划从2012年至2016年,撤销与航空产业链对接不紧密的专业22个,新增与航空产业紧密对接专业10个。2014年,学院撤销生化制药技术等7个专业,新增无人机应用技术和通用航空器维修2个专业,调整后的专业全部与航空产业紧密对接,形成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四大专业群。2014年,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立项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

 

湖南铁路科技职院专业分布由五个大类调整到二个大类,专业个数由22个调整到15个,聚焦资源对接湖南省和株洲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轨道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求,着力打造高水平特色高职院校。

 

 

2.2办学资源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教职工总数为29945人,其中专任教师占58.58%,兼职教师17.55%,平均生师比为15.83:1,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长沙、株洲、湘潭等地区要明显好于郴州、张家界等偏远地区的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为63.86%,较2013年上升3.5个百分点。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41.39%,较2013年上升2.23个百分点。全省高职院校生均仪器设备总值为7923.96元,较2013年提高277.21元。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为305.23小时,较2013年增加10.82小时。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69.68天,较2013年增加3.23天(见图4)。

 

 

 

 

 

 

 

 


4 湖南省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统计图

 

 

 

案例5:引转培练四轮驱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引转培练,四轮驱动”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即:引---引进名师名家,专业领军人物和核心团队逐步形成;转---实施“转型工程”,引导其他专业教师向汽车方向转型;培---有重点、分层次,内外结合开展教师培训;练---通过企业历练,强化教师双师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几年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5岁以下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80.3%,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

 


 

2)教学资源不断丰富。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共开设课程30231门,其中,A类课程5943门,课程占比19.66%B类课程19994门,课程占比66.14%C类课程5253门,课程占比17.38%[2],理论加实践课和纯实践课门数总计占比达83.52%(见表2-1),体现了高职教育能力为本的培养特征;立项建设了《职业教育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1个;组织院校开发网络课程4190门,开发教学视频3726门;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院校专家共同开发高职学生技能抽查标准及题库12个,使全省高职学生技能抽查标准及题库达到了57个,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

 

 

5湖南省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门

 

开设课程

A类课程

B类课程

C类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30231

5943

19994

5253

53

102

 

 

2.3校企合作

 

1)校企育人平台多样化。为了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各高职院校以理事会、董事会、园区管委会等为抓手,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打造校企合作型二级学院、职教集团、产业园区、“校中厂”和“厂中校”等校企育人平台,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体制。2014年,我省高等职业院校共有校企共建二级学院10余个,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30个,拥有“校中厂”、“厂中校”的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1个。

 

 

案例6: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育人成效明显

 

湖南外贸职院与湖南安信集团共建成本管控专业,实现双主体育人。校企共同组建了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中德安普成本管控学院,安信公司2014年新投入资金40万元用于共建专业,校企共同开发了《工程财务成本管控》等4本特色校本教材。

 

湖南生物机电职院与湖南省畜牧研究所共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包括有奶牛场、种猪场、种鸡场、饲料公司、山羊繁育场和湖南省种公牛站6个创业中心,占地面积 20 公顷 ,提供岗位150个,6个独立子公司实行财务独立核算,成立6个教师创业工作站,把院、所双方的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用于教学、课题研究和产品开发,并以研究项目与成果为依托对大学生给予创业指导与扶植,可有效地变“三难”(科研成果转化难、畜牧养殖企业难、招聘高素质技术人才难和大学生就业难)为“三赢”,从而更好地发挥我省畜牧的职教、科研、产业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职教集团运行良好。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平台作用,通过职教集团为学校与行业、企业牵线搭桥,为学校在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专业建设、科研和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截止到2014年,全省30个职教集团共有成员单位2511家,集团内校企合作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58.5613亿元,集团内企业投入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达4.2585亿元,集团内共享实习实训设备资产总值达到97.6597亿元,集团内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项目1800项。

 

 

案例7:依托职教集团,深化校企合作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职教集团是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2014年,新增合作企业达68家,合作完成各类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专利申请共24项,横向科研到账经费65.73万元;合作开展技术服务项目达45项,共同开发课程数29门,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26本,合作发表论文56篇。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牵头组建的湖南现代物流职教集团是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集团坚持“对接产业、助力行业,将物流人才培养链深度融入物流产业发展链”的指导思想,建设了湖南省第一个行业信息平台——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累计联合开展生产技术攻关项目近500余项,集团内可共享实习实训设备资产总值达2.5亿元,成员企业对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总数达2530万元,学校为成员企业培训职工25000多人,集团成员单位达210多家。学院依托集团平台,举办了20余个订单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22个,集团接纳学生就业800多人,开发课程20多门,合作开发科技项目19个。

 

 

3)校企合作成果丰硕。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专业数占专业设置的比重达65.77%,订单培养比例达17.37%,企业录用订单实习毕业生比例达76.24%,为合作企业培养员工632450人次(见表2-2)。

 

 

6湖南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基本情况统计表

 

有合作企业的专业数占专业设置总数比例(%  

 

主要合作企业订单培养人数占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人数比例(%  

 

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门数占开设课程总门数比例(%  

 

专业拥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数(本/个)  

 

学校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万元)  

 

学校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人次)  

 

65.77

 

17.37

 

76.24

 

8.58

 

1.61

 

65444.43

 

632450

 

 

 

2.4信息化建设

 

1)信息化教学常态化。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0132015年)》,积极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三通两平台”建设,成绩显著。目前,全省高职院校全部实现了“三通”,都在世界大学城建有学院机构平台,建设教师实名制空间30196个,100%的专任教师和部分兼职教师应用空间开展教学;学生实名制空间372757个,90%以上的学生应用空间开展学习;开发网络课程4190门,开发教学视频3726门,鼓励同类型的高职院校探索建立信息化教学联盟(MOOC)和课程互换制度,促进信息化教学从试点、示范走向常态。各院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方法改革,2014年启动了省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项目建设,立项了《基于“五分钟”微课资源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探索》等8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式方法探索项目。

 

 

案例8: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云空间平台,实现实景教学互动。在畜牧兽医专业《智能化猪生产》课程教学中,在养猪生产工艺流程的核心环节安装高清摄像头,建立视频服务器,并挂接到专业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和本课程的资源空间,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实时的观摩学习。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人文基础》课程,利用已建设好的优质数字资源,以世界大学城为依托,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任务下达、过程考核、答疑解惑等教学全过程,通过空间实现实时答疑、课堂点评、线上线下全程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生用手机等智能终端随时随地登陆教师空间,实现移动学习,形成人人用空间、个个读原著、处处学语文、 时时有 老师的良好局面,授课教师胡芳在2014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荣获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一等奖。

 

2)信息化教学资源多元化。我省信息化教学资源成果呈现包括MOOC课程、专递课堂资源、名师课堂等多种形式。2014年,立项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MOOC课程等6MOOC(微课)课程建设项目,12门专递课堂资源开发及同步课堂建设项目,68门名师空间课堂项目。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网络课堂”遴选建设一批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推动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我省24件参赛作品有16个作品获奖,获奖率为67%,大大超过全国平均50%的获奖率。

 

 

案例9:建设专递课堂,促进中西部职业教育平衡发展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我省《教育强省规划纲要》精神,承接了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农村中职学校文秘专业“专递课堂”资源建设项目,与长沙财经中专、溆浦职业中专、长沙通程商业集团联合开发了文秘人才培养方案、技能竞赛、技能抽查以及《秘书基础》、《秘书写作》、《秘书礼仪》、《文书与档案管理》等4门主干课程资源,并通过职教新干线推广应用到湖南省内13所农村中职学校,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和资源共享,提升了农村中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3)信息化推动管理高效化。省教育厅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空间加强统筹管理:通过空间实施对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强化了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监控;通过空间与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既保证了评估质量,又减少了对被评估学校正常工作的干扰;通过空间汇聚各院校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了资源共享性和利用率。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基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管理方法,如应用空间实施教师教学资料审核、实施阳光服务,应用空间与微信相结合的方式实施顶岗实习管理等等,常规管理融入信息化技术后,管理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案例10:应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搭建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益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应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与微信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微信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管理系统能将学生每天上班时刻的位置自动通过GPS定位,让实 习指导 老师每天掌握学生位置动态;学生通过管理系统提交顶岗实习日志,实时、真实记录顶岗实习情况,让教师、学校、企业了解学生顶岗实习动态进展;整个顶岗实习工作真正做到可考核、可评估。

 

湖南都市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建设“市场就业动态需求电子名片”信息化平台,通过电子名片在就业管理领域的交互应用,解决学生就业管理的诸多难题,让市场就业动态为导向的管理机制改革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2.5国际化办学

 

1)国际合作办学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在省教育厅备案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增加到了4所、共计10个项目。湖南保险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合作办学班,共招收学生196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分别与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院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案例11:国际合作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湖南保险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学院合作开设国际商务(会计)、金融保险两个专业,共计招收中外合作办学学生168人。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推进BSK项目合作,目前招收中德合作班学生28人。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劳伦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金融管理学院、德国欧福应用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等20所国外院校和英联邦电信公司、阿联酋温州鞋业公司、新加坡国际航空公司、意大利浏阳烟花分部等4家境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通过教师互派、师资培养、学生交换、学生假期带薪实习、学生国外定向就业、跨国分阶段培养等方式,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有效开辟了学生双向交换、语言研修、带薪实习、学历提升、国外就业的黄金通道,学院毕业生国外就业比例近年来保持在10%左右。

 

2)国际交流培训形势喜人。一是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援外培训,并通过培训平台架起湖南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桥梁。二是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境外培训,有规模地组织骨干教师前往德国、新加坡、美国、台湾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地区)学习,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2014年,国际交流合作培训人数共计9619人次,各院校自主组织境外培训人数543人。

 

 

案例12:开展国际交流培训,助推产业走出国门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2014年开展援外培训14期,培训内容涉及商贸管理、清洁能源、医疗卫生、文化传媒、工艺技术、轨道交通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培训了来自79个国家的311名学员。利用援外培训平台,组织学员参观考察省内外企业共85家;举办了58场形式多样的座谈交流会;组织学员参加国家和省级的经贸和展览会8场;力促成立了1个产业联盟;举办了2场专业性强,共有105家企业和156名外国学员参加的国际合作对接会,促成了湖南企业与发展中国家签订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3个。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通过创新并实施一年一度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设计生产销售中华文化电视节目和动漫汉语教材,打造国际汉语优秀人才“星工厂”,开展孔子学院教师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及培训等措施,在完成国家汉办交办任务同时,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为国家文化战略服务。学院已连续参与、承办了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共有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大学生先后应邀来华参加了复赛、决赛,各国参加预赛活动的大学生近20万人。“汉语桥的品牌效应得到明显增强,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增进世界对中国语言与中华文化的理解做出了较大贡献。

 

3)招收留学生实现了零的突破。201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招收了53名留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

 

 

2.6院校治理

 

1)以建立大学章程为推手,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2014年,湖南省在高职院校启动了大学章程建设工作。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要求,按照民主、科学、公开的原则,围绕规范“三权”(即学术权、行政权、民主管理权)运行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这一重点,在分析学校的特色与需求、总结经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框架,明确学校与内设机构,以及各管理层级、系统之间的职责权限,管理的程序与规则,运行机制与监督机制等内容。其中,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章程建设试点学校,学院章程已经湖南省教育厅核准,现已试行。同时,改革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办法,下放评审权,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拥有副高及以下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权,其余高职院校拥有中级及以下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权,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案例13:以学院章程制定为推手,完善学院制度体系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学校”。学院成立了由上级部门领导、职教专家、法律专家、校友、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学院章程制定委员会,起草形成了章程草案,在广泛征求意见并认真修改的基础上,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院党委审定,已正式试行。在章程的框架下,根据新形势下学院发展的要求,学院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新建、修订了规章制度28个。

 

2)深化院校两级管理,增强办学活力。各院校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如在原来系部基础上组建二级学院,或主动吸收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办学,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学院下放更多的权利,充分发挥二级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提高了管理水平。

 

 

案例14:建设二级学院,深化内部改革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在原传媒管理系的基础上设立了“管理学院”,在主持与播音系、影视艺术系的基础上设立了“影视艺术学院”,在动漫与艺术设计系的基础上设立了“视觉艺术学院”。为确保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学院下放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权、常规教学运行管理权、院级课题评审权、学生一般奖惩权、学生勤工俭学安排权、人事工作自主权7项权利,进一步激发了内部活力。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的湘电电机学院、湘电风能学院、湘电海诺电梯学院等三个校企“双主体二级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理事会的领导与监督下,校企双方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双主体二级学院理事会章程》等多个二级学院实施办法,通过制度保障,机制约束,确保校企双方利益。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规范明确的“双主体”二级学院制度,确保校企双方利益,保证了二级学院的长期稳定运行。

 

3)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强化内部管理。以教师引进、绩效考核为代表的一系列人事制度得到落实,分配机制进一步向教学一线的教师倾斜,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巩固,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得到重视,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对校内所有专业开展校级专业技能抽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将ISO质量管理体系融入到教学管理,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抓到课率和听课率的活动;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有效课堂”评价活动等等,推动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3 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

 

3.1专项实施与绩效

 

政府以财政专项引导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通过有针对性地立项建设一批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拉动地方政府和学校举办方增加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创新项目管理方式,提升项目建设绩效和高等职业院校的治理能力,财政专项的杠杆作用日渐显著。

 

1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湖南5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4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和111个“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建设项目(即普惠项目),共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41亿元,带动地方政府、学校举办方、行业企业和项目学校投入建设资金9.25亿元,是中央财政投入资金的2.09倍,显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省教育厅通过加强项目监管,落实配套政策和配套措施,确保了项目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全省111个普惠专业建设项目全部一致性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的验收,并获得中央财政以奖代补资金1.57亿元;2014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顺利通过了国家骨干校的项目验收,并获得

 

了优秀等级。

 

 

2省级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我省累计立项建设了33所省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50.76%,惠及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0万人。省教育厅依托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空间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项目建设实施专项管理,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的管理特征;项目验收把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办学水平作为重点,加强绩效考核,引导建设项目全面完成任务,彰显了示范(骨干)校建设成效。2014年经过学校总结、材料审核和现场考察三个程序,接受验收的6所省级骨干高职院校全部通过验收,其中4所获得优秀等级。

 

 

案例15:发挥骨干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发挥骨干校建设项目的示范辐射作用,主动联合株洲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隆回职业中专等中职学校和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大力开展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核心课程标准和专业教材、免费培训专业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联合培养学生等措施,构建了“中职培养‘汽车护士’、高职培养‘汽车医生’的分层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育人格局,实现了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来,该校共为3所中职学校免费培训汽车专业教师56名,联合培养学生365名;合作开发了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和题库各1套;开发了中职专业课程标准15门、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8门;公开出版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标准》、中职版《汽车维护》、高职版《服务信息与整车维护》等专著和教材6部,有效彰显了骨干高职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3)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2014年,我省在省级特色专业、示范性特色专业项目的基础上,启动了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遴选立项了11个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示范性特色专业群项目的实施,是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接我省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顺应了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的本质特征;与我省“十二五”期间已立项建设的74个特色专业、37个示范性特色专业一起,共同构建起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骨干体系,增强了打造湖南高职教育品牌专业(群)的政策导向力度;推动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专业结构,制定专业发规划,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省级财政给予示范性特色专业(群)“每年200万元,连续投入三年”的资金引导。2014年,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2011年立项建设的13个特色专业、10个示范性特色专业进行了验收检查,验收通过率为100%,其中优秀率分别为70%38.46%

 

4)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我省从2011年开始启动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项目,2014年又启动了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全省共立项建设了58个高职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11个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有效激发了地方政府、高职学校、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改善了高职办学条件。项目学校以实训基地为平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把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企业的生产项目等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2014年,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2011年立项建设的13个高职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进行了验收检查,验收合格率为100%,其中优秀率为30.76 %

 

 

案例16: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服装设计专业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与长沙依柳服饰公司、湖南圣得西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实训设备现代化、实训环境企业化、项目运作真实化、实训手段信息化”的专业实训基地,并以此为依托,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以企业订单为依据,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先后与湖南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永佳裕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实行“订单”培养,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了学校办学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到100%

 

 

5)省级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省从2014年开始又启动了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建设。首批共立项建设了9个试点专业,9所省级及以上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牵头带动31所中等专业学校的13个相同或相近专业共同发展。通过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标准、共同实施教学过程管理、免费提供师资培训和优质课程资源等措施,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72014年立项建设的9个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

 

 

高职学院名称

 

高职衔接专业

 

中职学校名称

 

中职衔接专业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技术

 

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

 

汨罗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临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津市职业中专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

 

 

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临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管理

 

长沙财经学校

 

物流服务与管理

 

 

安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物流服务与管理

 

 

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

 

物流服务与管理

 

 

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

 

物流服务与管理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技术

 

华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桃源县职业中专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怀化万昌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郴州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中南工业学校

 

模具制造技术

 

 

长沙市望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械加工技术

 

 

湘阴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械加工技术

 

 

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模具制造技术

 

 

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机械加工技术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汽车制造与检修

 

 

桃源县职业中专学校

 

汽车制造与检修

 

 

汉寿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汽车制造与检修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

 

湖南省宁乡师范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

 

 

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应用

 

 

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

 

计算机应用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商务英语

 

溆浦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商务英语

 

 

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

 

商务英语

 

3.2招生制度改革与成效

 

以建立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为目标,积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重点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和多样化招生录取方式。目前已形成了四类高职考试招生形式:一是传统的高考统一招生;二是在部分高职院校中推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三是实施中高职贯通招生并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考试办法,推广“文化综合素质测试+专业基础知识测试+专业技能水平测评”的考试录取方式;四是实施中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政策,凡中职生获省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者,均可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就读。2014年,全省高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试点院校从2013年的31所扩展到64所,单独招生录取人数达2.2万多人,占当年高职招生总量的16.48%

 

3.3支持政策与分析

 

1)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出台系列制度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20148月,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闭幕不久,湖南省委、省政府就率先召开了全省职教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湖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做了制度性安排。特别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中,系统设计了“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计划”、“专业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和“农村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等四个具体计划,不但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的内涵建设提供了抓手。

 

2)健全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提高项目建设成效。20146月湖南省教育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从项目组织与实施、过程管理、资金管理、成果推广与示范、项目验收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管理。并依托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空间,要求项目院校在重点项目建设管理系统实时填报各项目的建设状态数据,分项目设置项目专门空间,并链接至职教新干线机构平台,以便专家组定期进行绩效考评,从而促使项目院校全面兑现承诺、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大大提高了项目建设成效。

 

3.4质量监测与保障

 

高等职业学校的质量监测手段和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推进管办分离,政府宏观管理、院校自主办学、社会质量评价的方向和目标逐步清晰;多元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有序开展;学生专业技能抽查的范围进一步拓宽;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毕业设计抽查工作开始试点,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专业质量评价,实施教学业绩考核,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1)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强调多方参与。坚持五年一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不断改善评估方法,创造性地实施了“网络评估和现场考察相结合、以网评为主”的评估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干扰;开发了能采集即时数据的网络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提高了数据的客观性和时效性;吸收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评估工作,实现了评估主体多元化。截止到2014年底共完成了对46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占应评学校的82.1%,大大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内涵提升。

 

2)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进一步完善。20143月,省教育厅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开发与完善工作的通知》,决定采取技能抽查标准分级开发的方式,加快建立覆盖全省所有高职开办专业的技能抽查标准和题库。其中注册专业点数(2013年)达到6个以上,或专业点数在45个且当前在校生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由省教育厅继续采用招标方式组织开发(省级开发),其他专业由专业点所在学校自主开发(校级开发)。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开发充分吸收了行业标准,有效实现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统一,大大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案例17:实施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我省从2010年建立职业教育技能抽查制度以来,省教育厅已组织校企专家共同开发了57个高职专业类学生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和题库。通过每年从中随机抽取35个专业和全省高职院校此类专业10%的学生到主考学校现场操作测试,检查各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和督促高职院校按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还规定,第一次抽查不合格的学校(专业)必须参加第二年的补测,补测仍不合格的,取消该专业备案,停止招生。目前,全省已累计抽查了18个专业(类)的6232名学生,抽查结果的比对表明,学生的合格率连年提高,说明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的建立,有效促使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试点开展了学生毕业设计抽查工作。20145月省教育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抽查的通知》,决定从“学校毕业设计工作”和“学生毕业设计成果”两个维度,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展开抽查。并分别制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评价标准》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评价标准》,2014年先在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中完成试点,2015年形成制度并覆盖全省所有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抽查制度的建立,必将进一步促使各高职院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更加完善。全省所有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主动回应社会问责;报告的内容更加完备,涵盖了学生发展、学校改革、政府履责、服务地方、问题与展望以及“计分卡”“资源表”等内容。部分高职院校还把质量关口前移,建立了系部或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如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教学系部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等。

 

 

3.5生均经费

近年来,在湖南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指引下,各级财政按照《湖南省公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指导意见》(湘财教〔201064号)的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正在形成。为逐步缩小公共财政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差距,我省正在抓紧制定相关实施方案,确保2017年对高职院校的生均财政拨款达到1.2万,实现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持平。

 

2013年,全省高职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达到9400元,比2012年提高了7.8%2014年,省本级财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达2.1亿元, 与上年持平;全省职业教育财政经常性补助达18.2亿元,比上年提高了 8.3%;中央、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37.12亿,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高职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比重达到了56.9%,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说明公共财政已成为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

 

 

4.产业服务与区域贡献

 

4.1服务产业

 

全省高职院校根据学校发展面向的服务领域,深度对接全省9大支柱产业、9大千亿产业和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推动了区域产业快速发展。

 

1)服务全省支柱产业发展。对接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旅游、汽车制造、商贸服务等湖南优势支柱产业,加快技术技能骨干人才培养,为湖南4个国家级经济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全年全省共为优势产业领域培养专业人才5.75万人,同比增长4.15%。面向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了一大批新技术应用能手,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共为新兴产业领域输送毕业生1.2571万人,同比增长1.12%,有效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

 

2)服务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对接湖南湘绣、湘瓷、湘菜、湘茶、湘莲、花炮、竹雕、武冈铜鹅、临武鸭等传统特色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传统技术传承人,促进了区域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全省各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传统特色产业开设各类特色专业点共160个,覆盖特色产业的比例达96%;校企合作开发特色产业行业企业标准共102个,占特色产业总数的比例达64%,为企业产品的改造升级发挥了较好的引领作用。全年全省共为这类产业领域输送毕业生1.25万人,同比增长1.26%,为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52013--2014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服务产业毕业生总数

 

18:培养适应技术人才,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发展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接长株潭地区汽车产业的发展,主动与落户国家级工业园区的北汽控股、广汽菲亚特、吉利、比亚迪等大型汽车厂商开展校企合作,以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契机,调整专业布局;以汽车企业一线岗位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力合作,积极开展企业培训服务。学院已成为湖南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诊断工程师认证培训”南方基地、北汽集团株洲分公司人才培训基地。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对接湖南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成立了湘商发展研究所、湘旅发展研究所和湘菜发展研究中心,依托学院专业资源优势,促进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湘旅发展研究所,开发了湖南旅游资源库、教学音像资源库等;湘菜发展研究中心,出版了《湘菜群星-育才星空》、《湘菜文化三十讲》,建立了湘菜特色视频库,定期举办“天下湘菜大讲堂”,促进了湘菜文化传播。以新品开发推动产业发展,在湘菜大师带领下,研发了一系列湘菜新品种和主题宴席,如永州东安鸡、资兴市长寿宴、茶陵祖庵菜等。对促进湖南旅游产业和湘菜产业的发展发好了积极作用。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校县联姻、系乡对接、走村串企、扎寨交友”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2014年,与湖南省武冈市建立校县合作关系,针对武冈铜鹅养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发挥学院人才、技术优势,校县联合组建科研团队,重点围绕武冈铜鹅产蛋率、孵化率、成活率低等养殖技术难题开展协同攻关,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2服务地方

 

1)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我省高职院校覆盖全省14个地级市,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主动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武陵山连片扶贫攻坚开发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4个国家级经济区。根据区域差异提供不同服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服务现代新农村建设。全年全省共培养农林牧渔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3.485万人,同比增长2.17%,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26%。他们覆盖了全省所有的乡镇,在许多领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为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发挥着重要作用。

 

3)服务园区企业发展。高职院校服务产业、服务地方,逐步形成了学校与园区合作共赢、伴生发展的多种模式。目前全省各高职院校充分依托各级工业园区,深化校园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16个国家级产业园、66个省级产业园已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校园合作共赢、汇集技术资源、推进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业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高职学生科研创业的主要实习基地。2014年,全省各类园区共接受高职院校毕业生近4万人,占当年在本地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的65%

 

 

案例19: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武陵山连片扶贫攻坚开发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服务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开办“三农”专项技术培训班40多期,为贫困山区培养农村科技骨干9582人;举办各类短训班197期,培训农村青年11319人。指导企业选育葛根新品种育苗5000万株,在全市累计栽培面积达6万亩。学院杂交水稻研究所选育出的20多个高产优质高抗杂交水稻,在全国16个省(区)推广,种植面积4.2亿亩,增产粮食400多亿公斤。学院拥有10余家校办企业,其中安农种业公司在湘黔桂10县市推广杂交水稻制种3万多亩,创产值近亿元;金秋梨开发公司培育金秋梨苗木220多万株,建立开发基地14个,成果辐射到全国9省区32个县市,推广面积达40余万亩。学院利用培育的新品种、新技术共建或指导建立制种基地、果园、养殖场共300余家,参与农户10万多户,受惠农民达40多万人。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区域康复产业发展,积极探索“股份制、托管制”校企合作方式,学院与岳阳市国资公司合作成立岳阳市国泰阳光老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学院占股份49%,市国资公司控股51%,公司注册资金共5000万元。校企共建国泰阳光老年颐养院与老年康复医院,总占地面积113亩,建设规模3.646万平方米,总投资1.37亿元(不含土地),可同时容纳800位老人入住,200学生实训。创新“医校一体、医护一体”运行机制,在建设模式、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等方面为全国老年颐养事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范式。国泰阳光颐养院接纳300多名当地老年人,为800多名老年人提供了学习、生活、娱乐、健康、医疗等方面的个性化的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动与落户国家级工业园区的各类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实施引智工程,探索服务示范区建设途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百企空间校园,加强企业职员培训;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先后为南旺机械设备制造厂解决模具设计、铸件内部缩孔、绞车电控装置等技术难题,帮助全兴矿山设备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承担强旺公司挤压机械的设计和改造,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3技术服务

 

全省高职院校充分依托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合作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加工新产品,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1)开展了新产品研发服务。通过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开发了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助推了产业改造升级。全年校企联合开展生产技术攻关项目692项,获得研发经费3585万元,比上年增长了5.2%

 

2)开展了项目加工服务。部分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设备优势,积极为合作企业和社会开展项目加工服务,促进了企业生产规模扩张。全年实现项目加工服务到款1084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1%

 

3)开展了技术推广服务。为促进中小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了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各类技术推广服务。全年共开展各类技术推广服务760,获得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1348.4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6%

 

4)开展了信息技术服务。校企合作共同打造了一批行业技术信息交流的集成平台,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如湖南优势产业走出去信息平台、湖南通信产业服务信息平台、湖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湖南轻工信息平台、新农村建设服务信息平台等各类服务平台。全省高职院校共建立各类技术服务平台228个。

 

 

 

 

 

 

 


62013-2014年湖南省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服务到款额

 

案例20: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长沙环保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学院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平台,充分发挥分析测试中心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优势。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竣工环保验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生态规划等方面的技术服务。2014年共组织10余名教师深入20余家企业,涉及全省14个地州市,帮助企业诊断在环境应急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进行全面清洁生产审核,并指导企业全面发掘清洁生产改进潜力,提出改进方案。全年环评中心与企业共签订项目合同162项,其中环评82项、清洁生产审核41项、竣工环保验收7项、上市环保核查1项、环境监理9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项,总计合同额2074余万元。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以轨道交通职教集团为平台,以政、校、企、行合作为途径,积极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如充氧车监控系统、智能楼宇联网系统等项目82,创经济效益2680万元全年新增合作企业达68家,合作完成各类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专利申请共24项,横向科研到账经费65.73万元;合作开展技术服务项目达45项。

 

 

4.4社区服务

 

全省高职院校对接社区,发挥学院教学设施设备、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优势,面向社区免费开放,积极为服务社区居民提供各方面服务。

 

1)开放教学设施设备资源。全省高职院校面向社区居民开放健身体育运动场馆平均120天年;面向社区居民开放图书馆平均80天年;为社区免费赠送各类文化学习资料6500本。

 

2)承办各类公益性社会活动。对接社区文化发展需要,共享学校文化活动资源,打造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承接社区体育比赛、文艺表演、文化下乡、职业培训等活动30项,提供公益性服务活动8582人日。

 

3)开展各类公益性培训讲座。在社区“美丽乡村”、“初恋小镇”、生态文化、文化社区、文明社区等工程建设方面,提供决策咨询、方案设计、技术服务、人员培训、文化传播等讲座服务。全省各高职院校全年共为社区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文明行为讲座、就业创业讲座等各类公益性培训讲座活动325个,培训规模达6500人次。

 

 

案例21:发挥专业资源优势,助推社区和谐发展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学院周边社区,积极参与公益文化活动,打造区域文化活动中心。向社区主动开放共享学院场馆资源,学院演播楼、实验剧场、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文娱体育设施,向星沙地区居民、相关企事业单位全年开放服务10万余人次。学院园艺术节、“演艺坊•声音工厂”面向社会开放,邀请校外人员来校观看,走进开元大剧院进行公演,全年度共演出节目25场次,观众达2万多人次。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社会组织全真实务平台,推进专业服务社区建设。在长沙市岳麓区创办了爱众亲仁社区发展中心,以社区老年人、青少年与困难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运用专业手法提升社区老年人福利、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困难群体以及开展社会工作督导、培训、评估等业务服务,促进民政管理类专业更好服务社区建设。禀承社工理念,倾情服务社会。2014,学院发扬“爱众亲仁”、“公义务实”的校训,充分发挥社工专业资源,秉承社工理念,以专业协会为依托,大力推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面向少数民族学生、三困生、阳光助学学生以及社会各弱势群体开展专业性服务共计40余次,服务对象涉及2900余人次,参与到社会服务活动的师生共计1500余人, 让爱心与奉献精神深入人心。

 

 

4.5职业培训

 

高职院校充分依托专业服务平台,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提高新技术应用普及率,有力促进了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全省高职院校共设有职业培训机构1129个,全年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13万余人次,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5%

 

1)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民培训。为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各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年共开展进城务工农民技术培训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种养技术,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全年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共2.77万人次,比上年度增长了1.6%

 

2)开展城市下岗职工转岗培训。为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解决城市企业下岗职工就业难的问题,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各类转岗培训活动,提高再就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全年共开展城市下岗职工转移就业培训1.4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了1.3%

 

3)开展行业企业员工职业培训。为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不断提高企业员工与管理人员素质,促进员工及时掌握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促进管理人员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各高职院校依托自身专业师资优势,为行业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管理干部培训和职业鉴定培训。全年共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4.2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了3.6%

 

4)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培训。为适应湖南“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需要,对接湖南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部分具有行业优势的职业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培训。全年共开展各类国际交流合作培训0.9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了0.2%


 

 

 

 

 

 

 

 

 

 


72013-2014年湖南省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总人次

 

 

案例22: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促进行业企业快速发展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轨道交通专业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优势,作为广州铁路集团总公司职工培训、鉴定、比武基地,全年共承接全国和广铁集团职工比武15次,承担培训项目 223个,完成培训22597人次,实现培训收入逾2000万元;学院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厂合作开展马来西亚地铁员工培训、中国铁总高端培训项目共2个。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对接石化行业企业,依托学院专业优势,积极开展企业员工培训鉴定服务,取得了良好效益。先后开展了石化企业管理干部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操作层员工培训,培训项目覆盖到石化企业工艺、设备、生产、安全、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服务企业由中石化延伸到了中石油、中海油、中国神华集团等大型国有央企和新华联集团等大型民企。培训工种涉及27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涉及148个。全年共为石化行业企业开展培训鉴定服务达17393人次,实现培训鉴定收入917万元。

 

 

5 问题与挑战

 

5.1学生就业的针对性挑战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特征要求高职院校要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满足学生即时上岗的需要,实现零距离就业,但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又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全面发展。如何在有限的三年教学时限内,通过培养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满足高职教育“职业性”和“高等性”的双重要求,是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挑战。

 

5.2社区服务的开放性挑战学校管理能力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职院校要成为“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新的职责要求高职学院必须向社区开放学校图书、体育运动、文娱设施等办学资源,并与社区共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这必然给学校增加了管理难度。如何适应新的要求,既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又满足社区文化服务需要,对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

 

5.3产业发展的期盼挑战学校技术服务能力

 

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既对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职院校的技术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盼。但目前我省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技术装备、专业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还相对偏弱,与企业的要求与期盼还有较大的差离,高职院校要承担起“成为本地区、本行业技术技能积累与开发中心”的重任,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1]课程类型: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课)/ C类(纯实践课)

 

上一条:2015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
下一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加强职业教育培训 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反馈留言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网站备案:湘ICP备05008287号  湘教QS3-200505-000119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远大二路泉塘  邮编:410131  
电话:0731-84073065  传真:0731-84073059